双登蓄电池GFM-1000价格现货
“质量为基,诚信为本”是我们的原则。
相信我们不但会有良好的合作开端,还将会有长久而美好的合作未来!
产品特点:
1、优异的电池荷电性能,使你装车即可使用,免去你加酸初充电的烦恼。
2、充足的电池容量,保证了良好的大电流启动和长时间深度放电性能。
3、先进的合金配方,采用高纯度多元铅基合金,使板栅具有良好耐腐性能,析气量小、水损耗低、自放电小,保证了电池的**命。
4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出厂前的三充二放,充分保证了电池的均衡性、一致性、稳定性和可靠性,。
5、先进新颖的电池外观设计和整体结构设计,确保电池美观大方、装卸方便。
双登蓄电池GFM-1000价格现货双登蓄电池结构特点
· 凃膏式铅-锡-钙合金厚较板,使用寿命长;
· 添加纳米聚合物优质胶体,电解液分布均匀,不存在酸液分层现象;
· 过量电解液,电池热容量大,热消散能力强,工作温度范围宽;
· **负铅膏配方、可解决电池深放电时负极板硫化问题,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性能,进而改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;
双登蓄电池GFM2V系列产品特征
1. 容量范围(C20):38Ah—200Ah
2. 电压等级:12V;
3. 设计浮充寿命:在25℃±5℃环境下,为10年;
4. 循环寿命:在标准使用条件下, 25%DOD循环2000次;
5. 自放电率≤1.5%/月;
6. 工作温度范围宽:-20℃~50℃
双登蓄电池结构特点
· 凃膏式铅-锡-钙合金厚较板,使用寿命长;
· 添加纳米聚合物优质胶体,电解液分布均匀,不存在酸液分层现象;
· 过量电解液,电池热容量大,热消散能力强,工作温度范围宽;
· **负铅膏配方、可解决电池深放电时负极板硫化问题,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性能,进而改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;
双登蓄电池GFM-1000价格现货
产品简介
“双登”牌GFM系列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,是双登蓄电池采用当代较新技术开发的较新产品,产品符合国家信息产业部
YD/T799-2010标准、日本JISC8704-2:1999标准及IEC60896-2,2004标准,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良好水平,在国内
享有声誉。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信、移动、联通、铁道、船舶等各种通信、信号系统的备用电源,电力系统、核电站
的备用电源,太阳能、风能发电储能系统,以及UPS、应急照明等备用电源。
较板采用矩形大网格分块结构、专有的 4BS 形成技术,提高了电池比能量,延长了循环使用寿命。
正板栅(ZL 01 2 72477.7)采用特殊多元合金,有效的防止了电池早期容量损失,浮充使用和循环使用,寿命长。
采用吸收式**细玻璃纤维隔板(ZL 01 1 27020.9),其内阻低,高倍率放电性能好。
正、负极铅膏(ZL 02 1 12897.9)中加入特殊添加剂,活性物质利用率高、充电接受能力强。
采用高纯度电解液和特殊添加剂(ZL 02 1 12896.0),自放电小。
采用特有的组合迷宫较柱密封结构(ZL 02 2 20024.X)及焊接工艺,确保密封安全可靠。
阀体采用阻燃 ABS 材料,阀芯为柱状结构(ZL 00 2 41118.0),双过滤酸雾滤片,具有准确控制开、闭阀压力、阻燃、
过滤酸雾功能。
采用 U 型双层纵向包膜方式和紧装配技术,有效的防止了较板应力对隔膜弹性的影响。
采用大直径铜芯、较柱,导电性好。
短路保护:较板增加有塑料护套(ZL 02 3 17823.X) ,有效防止电池正、负极短路和电池卧放时的较板弯曲变形。
采用阻燃、**强 ABS 壳体(ZL 00 2 40666.7),采用**热封技术(ZL 02 2 19847.4)密封,具有造型美观、结构牢固、
密封可靠等特点。
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,并灌注**胶进行二次密封,确保电池无泄漏。
单体结构系列化: “双登”GFM 系列电池为*特设计的单体结构,较大单体容量达 3000Ah,用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。
系统结构: “双登”GFM 型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既可采用柜、架安装,也可地面排放,单体间预留了散热空间,能够
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。
设计寿命:浮充寿命10 年 (25℃正常使用充足电的条件下),深循环寿命1200 次 (25℃放电深度 80%,且及时补
充足电条件下)
充电接受能力:电池100%深度放电后,以 2.35V/单体恒压限流 0.15C 10 (A)充电 10h,充得电量在放出电量的
98% 以上
密封反应效率:大于99%
容量保存率:静置 90 天后剩余容量大于 90%
额定容量:10h 率容量 0.1C 10 A 放电至终压 1.80V/单体 ≥C 10,3h 率容量 0.25C 10 A 放电至终压 1.80V/
单体 ≥0.75 C 10,1h 率容量 0.55C 10 A 放电至终压 1.75V/单体 ≥0.55 C 10
容量恢复性能(短接性能):以 0.1C 10 A 放电至 0V,短接 24h,以 2.35V/单体恒压限流 0.15C 10 (A)充电
10h,再以 2.25V/单体恒压限流 0.15C 10 (A)充电 24h,检测 C 10 容量,连续 5 次,其剩余容量不小于初始容
量的 90%